《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老查讀家私房筆記(免費精華試閱)

2020/07/17 13:00

Tags: 非會員也能看的免費試閱版

前言

平均來說,每個人的空閒時間一天超過5小時!美國人有5小時又14分鐘;英國人則有5小時又49分鐘。每週大致有36到40小時可用,為什麼我們多數人不覺得有很多時間?7個理由:

第一  我們賺更多錢,於是時間感覺更稀罕、昂貴。

第二  我們習慣變得把忙碌當成地位的象徵。

第三  一天24小時都有郵件、訊息、動態、新聞和八卦傳訊過來。

第四  無論網路或真實世界有無止無盡的花樣,總有新東西可讀和看

第五  我們工作設法一心多用,免得落後,所以空閒時也一心多用

第六  我們使用手機等產品沉迷網路。平均每天花3個半小時上網。雖然我們每天有5個多小時能自行運用,卻拿一半以上的時間黏著螢幕,其餘空閒時間只剩2小時左右。

第七  資本主義在商言商,看重工作、效能與GDP,所以我們受的教育全著重教我們如何發揮工作效率,絕少教如何善用空閒時間。結果我們都以為休閒並不重要,也不需要特別訓練。

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這麼說:「一般以為,享受空閒時間不涉及什麼技能,人人辦得到。然而研究顯示正好相反:空閒時間比工作更難善用。除非你學會如何有效善用,否則就算有空閒時間,生活品質也不會提升──而你可無法自動學會。」


為何「體驗商數」對美好人生很重要?

多數人認為成功帶來快樂,然而,柳波莫斯基和艾科爾等心理學家的研究翻轉了這個概念。他們發覺一個人若擁有心理學術語中的「情緒健康」或「正向情感」,亦即所謂的快樂,則更可能成功。

此外,舉凡康乃爾大學的吉洛維奇、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鄧恩和哈佛商學院的諾頓(Mike Norton),愈來愈多學者提出另一類研究,那就是:如果你想快樂的話,就該把更多精力和金錢花在體驗上。

體驗更可能帶來成功的另一個理由是:韌性。近年心理學家、教育學者和賓州大學頂尖思想家格蘭特(Adam Grant)紛紛研究指出,從困境中恢復的能力不只關乎快樂,也是成功的關鍵。《富比士雜誌》的某篇報導標題反映這個概念:「你多有韌性,就有多成功。」


21世紀的成功新定義

在21世紀,個人和社會對於何謂成功的定義正在演進。談到社會,我們更在意社會福祉;談到個人,我們更關注快樂。最終極的成功,包含快樂幸福。最好的快樂包含成功。

想活出最好的人生,顯然需要三個關鍵:快樂、成功和韌性。最直接得到三者的方法就是靠體驗,而且是對的體驗

成功關鍵不只有智商和情商,還包括「體驗商數」(experience intelligence, ExQ)。我對體驗商數的定義是:「具備分辨好體驗和壞體驗的能力,靠這些資訊決定想法與行動。」

如何提升你的體驗商數?本書提出「STORIES清單」,包含7個如何善用時間的要點:

·        故事(Story)

·        蛻變(Transformation)

·        離線出門去(Outside & Offline)

·        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

·        強烈(Intensity)

·        超凡(Extraordinary)

·        地位與重要性(Status & Significance)


第一章 故事


英雄的旅程

馮內果:「基本概念是故事有形狀,可以畫在紙上。」(洞中人)

學者坎伯研究了全球各地的神話故事,發現一件奇妙的怪事。無論你是讀哪裡的故事,背後都採取同一個模式,這也是許多現代故事同樣採用的模式。1949年,坎伯寫出《千面英雄》,核心概念是「英雄的旅程」。

「英雄旅程」傳統畫法是英雄會走過一圈,從日常世界走向嶄新世界。新畫法是把英雄旅程套用到馮內果的洞中人故事。


回溯到百萬年前在東非的老祖宗。

人類老祖宗是靠什麼倖存下來,更攀至食物鏈的頂端?我們為何有別於萬物?簡短的答案是:故事。長一點的答案是「集體想像」。虛構的複雜故事,替周遭世界賦予意義,塑造集體認知,促成眾人之間各種合作。大家靠故事相繫,攜手辦到其他動物辦不到的事情,建造金字塔、神廟與帝國,發明金錢、貿易,推動商業,提出正義概念,編寫法律規條,建立共存共榮的社會。

無怪乎,演化心理學家稱我們為「說故事的動物」,「天生依賴故事」。故事就是演化適應的結果。


我們人生的故事和快樂的骨牌

近來「敘事心理學」(Narrative Psychology)興起,探究我們如何靠故事解讀人生:從小到大,個人故事會經過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行為者(Actor),我們只在當下做出行為和反應,小孩子通常是如此。下一個階段是主體者(Agent),我們依然有當下的行為和反應,但更意識到我們來自何方,又將往何處。小孩子長大為青少年,便轉為主體者,開始有短、中程計畫。最高階段是創作者(Author),我們有意識的從宏觀角度看待行動和決定,開始主導人生的故事。


心理學家發現,個人故事整合了人生、為人生帶來目的與意義。促成亞里斯多德所謂「康樂完滿」(Eudaimonia),亦即現代心理學的「長久幸福」。


歷久不衰的故事必須包含兩個要點。

第一是共鳴。最好的、最讓雙方有同感的故事,務必觸發雙方的鏡像神經元,所以最好是對方能代入故事裡。鏡像效應要大,故事細節最好是你認得的,起碼能辨識出故事的形狀,下意識的也行。說故事的人若想跟觀眾建立連結,故事得愈熟悉愈好。就算內容陌生,至少形狀要觀眾能認得。

正因如此,洞中人或英雄旅程的故事在過去數千載廣為流傳。英雄的旅程反映最深層的人類經驗。因此,當有人說起洞中人或英雄旅程的故事時,那故事的形狀與任何人們心底存留的故事形狀深深共振。

另一個要素故事該有正面的結局洞中人和英雄旅程的故事形狀從遠古以來就最能吸引信徒和伴侶,所以這種形狀成為經典。

心理學家發現,洞中人的故事形狀最可能通往快樂。如果你想更快樂、成功,有更多性生活,那麼講的故事形狀該最能讓自己快樂,最能跟觀眾共鳴,最能吸引信徒和伴侶,也就是洞中人和英雄旅程的經典故事形狀。


做英雄的5種方法

英雄旅程是極簡單、好用的人生隱喻,對人人甚具啟發。

1. 選擇你的幻想:全世界是舞臺,而你是英雄。當你把自己當作故事的英雄主角,把人生當成旅程,就不會再怪自己沒有攀到高點或達成目標,不再把一時受挫看成永遠的失敗,而是單純視為路上的試煉,是找出盟友與敵人的機會,是鍛鍊本事的機會。

2. 更常說:「好!」:現代人生充滿機會,每個機會算是冒險的召喚。你愈常說:「好!」就愈常跨過門檻,迎向試煉之路,你會在路上找到答案。

3. 投入洞裡:我們多數人想避開問題。當事情錯了,我們往往自認錯了。但從洞中人、英雄旅程和救贖故事的觀點來看,自然知道其中經歷困境很重要,

4. 遇見良師,結交盟友:連英雄都需要幫助,何況是你我?如今良師在工作上很重要,你會赫然發現,連素昧平生的人都願意侃侃分享。

5. 訴說你的「洞中人」故事:用洞中人的救贖模式,講你的人生故事。別略過所遇的考驗、敵人與幫你的盟友。

當你為錢所苦,當同事很煩,當人生不順,仍明白這只是人生旅程不可免的一部分,只是「試煉之路」的「考驗、盟友與敵人」,是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因此,事情變艱難時別擔心,還是要回應冒險的召喚,走上試煉的道路,享受沿路的難關:這是英雄之道。


第二章 蛻變


如何實現我們都有的夢想?

蛻變是正面的改變,由我們相信並奮力追尋,結合目標、成長,發展潛能和「充分發揮到極致」,成為我們想成為的人,做我們想做的事,過我們想要的人生。

近年心理學家發現許多舉足輕重的追尋快樂模式,蛻變也是箇中核心。根據敘事心理學研究,如果一個人說的故事有關成長,而且是追求個人發展等內在目標,不是追求功名利祿等外在目標,則更容易得到快樂。

你要轉變什麼?你現在妥協了什麼?你是否渾渾噩噩的照習慣和期望行事,沒有多想?

小測驗:以1到10分來講,1分代表毫無改變,10分表示徹底改變,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1. 你認為你的想法和偏好在過去10年改變了多少?

2. 你認為你的想法和偏好在未來10年會改變多少?

如果你和多數人一樣,那你第一題的分數會比第二題高。現在想一下這個結果,這不合理,但背後真正的意涵是,往過去看自己的改變比較容易,想像未來自己的改變比較困難,結果我們自認不會再有什麼改變

需要自問:「我們會改變嗎?」我們知道之後會變,就算現在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該問的是:「哪種改變最好?」你該選擇驟然改頭換面?還是,循序漸進?

答案是「不一定」──取決於你是出於絕望或期望。

假日如何過:蛻變的三種程度分別為:無所事事、尋找發現,及搖身一變。「無所事事」就是完全不去把潛能發揮到極致。「尋找發現」是戴著探險家的帽子去旅行。「搖身一變」如你所想,是個人成長之旅。

這三種蛻變程度,還有三點可說:

第一,三種蛻變完全可以在同一個行程裡,這樣甚至也許最好。

第二,你可以把這些概念應用到其餘的休閒時間。

第三,正如一個假期可以結合三者,一本書亦然。

閱讀可以是「無所事事」的休閒;可以是「尋找發現」的觀光,任想像馳騁遨遊;可以是「搖身一變」的啟發,醍醐灌頂,改變思維的內容與方式,改變人生的過法


第三章 離線出門去


1990年,NHK的攝影團隊跟著年輕學者宮崎良文造訪島上,想知道這裡是否如日本森林管理局宣稱的有「森林浴」效果。創出這個詞的人叫池谷秋山,他在1982年擔任森林管理局長時創了此詞,想鼓勵大眾多到森林裡走走。

宮崎良文先找一組受試者到他的實驗室,請對方在跑步機上走40分鐘,然後再走40分鐘──但這次是在屋久島的原始林裡。他請他們記錄前後的感覺,測量血壓,還靠唾液分析皮質醇濃度。

實驗結果一清二楚:森林浴有益健康。相較於在實驗室裡走路,在森林裡走路更能提升心情,減少壓力、憤怒或疲憊等情緒,至於反映壓力的皮質醇濃度和血壓也呈現下降。

日本醫科大學的李卿博士,那就是樹木會釋放芬多精。芬多精是重要的樹脂,替樹木抵禦微生物。當人吸進芬多精,身體會有正面改變。根據李卿的實驗,當人在森林裡走路或過夜,免疫力會上升,身體製造更多殺手細胞,鞏固了抵抗病毒和癌症的關鍵第一防線。


運動與壽命的關係

1953年莫里斯與倫敦交通局合作的研究:「高運動量人員的早死率(千分之0.6)遠低於低運動量人員(千分之1.2)。」。你工作的活動量愈大,愈不會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愈不容易早死。

劇烈的運動才能保護心臟和身體,例如游泳、騎車和慢跑,這類規律的有氧運動降低了五成的心臟病風險。無庸置疑的研究證據:運動延長壽命。此外,許多證據顯示,運動也促進快樂,提振短期的心情。

另外,運動對頭腦有益。運動時,頭腦會釋放大腦衍生神經滋養因子(BDNF),一來修復記憶神經元,一可重設大腦,這是我們運動後很輕鬆、自在的最可能原因。

長期而論,快樂和運動相關,但沒人知道如何相關:到底是快樂使人更常運動,還是運動使人更快樂?哈佛大學進行一項長達11年的研究,最後研究人員認為兩者彼此有關,照科學用語是有「雙向回饋循環與向上增益螺旋」。


離線

你做愛時會傳訊息嗎?

10個人裡面有8個人在起床的15分鐘內會查看手機,一般人平均每天拿起手機150次,重度使用者每天查看手機300次,等於清醒的期間每3分鐘查看1次。真的有人邊做愛邊看手機。1/10的人會這麼做。這個令人驚嚇的事實是由美國\維吉尼亞大學的學者所發現,《經濟學人》報導。

瑞典、美國、丹麥和英國的學者研究數千人各數千小時,得出很簡單的結論:如果花太多時間上網,容易感到孤立、壓力和憂鬱,而且睡不好。即使偶爾查看網路也影響做事效率。點進Facebook也許只花幾秒,但研究指出,人被打斷之後平均得花23分鐘才能恢復工作狀態。

「查看」手機,但每次你都得到獎勵,而且不知道會是什麼獎勵──於是你走火入魔,變得太常查看。由於操作制約對鴿子和人都適用,查看手機的習慣愈來愈根深蒂固,簡直化為直覺反應,你和數10億人就這麼上癮了。


如何避開今日的科技陷阱?

下列七個避開科技陷阱的要點。

1.     打入冷宮:如果你發覺自己確實有上癮的跡象,也許最好先戒掉,看一看狀況。

2.     讓它睡覺:每天晚上把臥室列為非手機區,至少把充電器放到其他房間。如果你拿手機鬧鐘當藉口,買個新鬧鐘吧。

3.     多多飛行:把手機調為飛航模式─平時也能行使「誰也找不到我」的自由。

4.     向通知說不!:把所有通知關掉,只准在特定時段查看手機。

5.     嘗試「5開2關」排毒減肥法:試一試「5天開機、2天關機」?

6.     不要帶它:有時出門不要帶手機。

7.     鎖起來!:第一個好處是手機不會不見。更重要的是,你不會老是傳訊、發文和滑Facebook,而是真正跟家裡的人好好相處。


第四章 人際關係


我們都需要別人

研究證實,寂寞會殺人。寂寞使神經系統陷入長期「戰鬥或逃跑」的狀態,緩緩把你勒死。這狀態增加壓力荷爾蒙的濃度,提高纖維蛋白原與血壓,導致血脂堆積與動脈阻塞,提高心臟病和糖尿病的機率。

寂寞導致壓力、憂鬱、癡呆、中風和自殺,干擾睡眠,降低免疫力,卻會引發癌症:在寂寞的人身上,腫瘤擴散得更快。寂寞使健康的人生病,使生病的人加劇。

目前最全面性的相關研究是學者霍特蘭斯德所做的整合分析。霍特蘭斯德蒐集70項研究的資料,各研究總計追蹤全球340萬7,134個人平均長達7年。發現社會隔絕、寂寞和獨居會分別增加26%、29%和32%的死亡率

另一項涵蓋30萬人的研究從另一方面切入,探討社會連結會讓你在研究人員下次登門造訪時還活著的機率增加多少?他們發現,社會連結(覺得有人陪伴與一起)提高50%的活著機率。

不過,卡喬波這麼說:寂寞就像飢餓、口渴和疼痛,是給自己的訊號,指出我們缺了某些東西。口渴在提醒我們需要喝水,飢餓點出需要食物,疼痛指明需要遠離造成疼痛的事物,寂寞告訴我們去找人陪伴與建立人際連結。


重點是區分寂寞、獨居和社會隔絕。

紐約社會學家克林南柏格所說:「比起已婚的人,獨居的人往往花更多時間和朋友與鄰居交際。獨居不全然是孤寂,大多數獨居者倒是社交活躍。」

寂寞最難看見與解決,因為寂寞是主觀的,是心裡的感覺,不關乎量,是關乎質。一項研究指出,大多數自稱寂寞的人是已婚或與他人同住。

哈佛研究發現,相較於有25個朋友的人,只有5個朋友的人居然纖維蛋白原高20%。另一個研究指出,朋友少於10個的影響大概如同吸菸。

哈佛成人發展研究為期最長的相關研究,是從1939年開始,持續到今天還在進行,哈佛醫學院教授沃丁格在TED演講這項研究,談到:「好的人際關係帶來快樂與健康。跟家人、朋友和社區有人際連結的人更快樂,身體更健康,壽命也更長。」

這樣過活的第一步,正是本書最簡單的一個建議。那就是:做點什麼。做你非常愛的事,做你稍微愛的事,就是要以某種方式投入生活中。找出興趣,走出去。


關於與人交談,你所不知的意外喜悅

芝加哥大學教授艾普利(Nicholas Epley)和施羅德(Juliana Schroeder)想做心理學實驗,請研究助理在離芝加哥市中心通勤1小時的霍姆伍德,問上班族這個問題,竟然找到超過100人願意參與。為了實驗效度,他們請1/3的受試者跟陌生人交談,1/3的受試者不跟任何人交談,1/3的受試者照平常那樣做。

按照實驗結果,雖然多數人認為通勤時把時間留給自己最好,但其實在路上跟人交談更快樂,甚至跟陌生人交談也是。這誤解的原因在於,人往往低估別人想交流的意願。他們遠比你想的更有願意聊天。而且根據艾普利和施羅德的實驗,交流的愉悅有感染力:我們是社會性動物,被找上的交談對象跟受試者一樣樂在其中。


第五章 強烈


當顛覆性新方法點燃革命

1970年代晚期,契克森米哈伊研究心理學,成為芝加哥大學的教授。他明白行為論只著重外部行為,便於觀察和衡量,使心理學顯得更科學,但這般忽略頭腦內部的感受,如以管窺豹。契克森米哈伊心想,也許有方法可以把感受化為數據,可供觀測、衡量與比較,

數千名受試者來自全球各地,有:東京的青少年、韓國的老太太、義大利阿爾卑斯山區的農夫,及芝加哥的工廠工人。他們蒐集10萬筆資料,實驗結果開創顛覆性的嶄新認知:人何時最快樂,快樂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如何獲得最佳體驗與最好人生。

契克森米哈伊透過實際訪談和分析數據,比對快樂感受與所做事情,有了很不錯的發現──而且對我們每個人至關重要。根據他的分析,為了得到「極致體驗」,重點不是你要做什麼而是怎麼做。只要是全副心神與「精神能量」貫注集中,你幾乎都會進入一個稱為「心流」的快樂放鬆狀態。

契克森米哈伊發現心流直接通向極致體驗與快樂,再來要找出進入心流的方法。根據數千場訪談,他發現8個要點

一、雖然重點是你怎麼做,但做什麼仍有助於心流,被動的活動無法進入心流,例如躺在日光躺椅上或懶洋洋看電視。你在活動裡需要主動,而且要有挑戰性。

二、契克森米哈伊寫道:「生命最美好的時刻不是被動、接收與放鬆的時刻,倒通常是身心逼到極限,主動努力去完成一件困難但值得的事情。」最好的活動該符合「恰到好處原則」:不會太困難,不會太簡單,適當最好。

三、你該處於「全身覺察」,不只全神貫注,而且身心徹底同步,毫無一絲精神能量會受干擾。運動員自稱得心應手的時候,就跟「全身覺察」大為相關。

四、該有清楚目標與回饋,很快知道是否接近目標。

五、第五則是有關活動,你該專心到毫無雜念,腦中只有此時此刻別無他處。

六、該有契克森米哈伊所謂「控制的矛盾」。你該差點超出能力範圍,處在失控邊緣。契克森米哈伊在《心流》一書寫道:「人享受的不是處於控制,而是在艱難下行使控制。」

七、你身心完全投入當下,進入心流體驗,變得忘我。而即使忘我,事後卻感覺自我更加充盈。

八、在心流體驗期間,時間簡直伸縮自如,一方面一秒拉長為好幾分鐘,一方面時間倏忽即逝。他的研究顯示,答案很簡單。儘管周遭不堪,他們全神貫注,精神能量集中,進入心流狀態,獲致最佳體驗與「快樂」。


手機的假心流

如今許多科技公司或出於無心,或出於有意,都在用這套方法把不菸不酒、聰明體面的人──例如你和我,還有我們的伴侶、父母、孩子和朋友──變成「老鼠人」。你是否曾病態的不斷查看手機?是否曾無止無盡的滑Facebook、Twitter或新聞到迷失自我?你是否曾覺得身不由己,像被催眠,不得不查看手機?除非你瞄一眼,否則腦裡的聲音揮之不去,體內的渴望驅之不散?59%的英國人自認被手機綁住。我們許多人花4到6成的空閒時間盯著螢幕。

分辨「假心流」和「真心流」的最簡單方法是看事後感覺。如果你很有活著的感覺,變得自己變強大了,那就是真心流。但如果事後──也許在三更半夜、拖拖拉拉最終看手機看到睡著之後──你覺得枯竭耗盡,那就是假心流。

另一個關鍵差異是輸入。還記得嗎,班森的心流四階段始於掙扎,契克森米哈伊則說你要把身心逼到極限,主動努力去完成一件困難但值得的事情。真心流要憑努力去掙得。要做值得的事,過關斬將去掙得。

如何設計強烈的體驗?

為了更容易進入真心流,體驗必須包含班森、科特勒和契克森米哈伊的愈多心流要素愈好。

1.     去除干擾:離線,也許外出,給自己好好專心的機會。

2.     主動:你有多主動? 「不做」也可以是主動:安靜冥想與睡眠瑜伽需要專注,可以觸發心流。

3.     風險:你面臨多少風險? 風險可以是金錢、情緒、人際和生理上的。

4.     目標:你多有目標?

5.     回饋:多有立即回饋?

6.     難以預料:有多難以預料,讓你全神貫注?

7.     新奇:有多少新奇事物,抓住你的注意力?

8.     複雜:有多複雜,讓你陷入掙扎?


「心流」這個神奇概念的地方在於,心流是人人可得。你確實得走出安逸,確實得擁抱風險,確實得明白強烈掙扎能帶來振奮,乃是圓滿人生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六章 超凡

峰終定律

「峰終定律」(Peak-End Rule):人往往最記得一段體驗的高潮之際,以及最後的時刻,而這兩個記憶大幅左右對體驗的整體印象。

研究人員讓受試者承受第一世界民眾極常遇到的煩人事情:排隊等候。他們用電腦模擬排隊,探討受試者的感受。螢幕顯示隊伍的長度,及受試者的位置。研究人員發現,受試者在隊伍很長、有陣子沒動和前進緩慢時容易光火不耐,但在隊伍迅速前進時明顯比較開心。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整個排隊狀況不甚重要,反而是結尾對整體印象的影響特別大。如果隊伍在最後移動很快,受試者的印象好得多;如果隊伍在最後移動很慢,受試者的印象差得多。

研究人員做這些實驗之際,發現另一點格外影響印象:極值。印象影響最大的不只是結尾,還有最不舒服的時刻。研究人員發現人遠遠更容易記得情緒強度高的事情,「峰終定律」誕生。

運用峰終定律,但也要知道其局限。如果你按峰終定律規畫體驗,你該做三件事。第一,妥善創造很好的峰頂時刻。第二,妥善創造很好的結尾。第三,在峰頂和結尾之外,整段體驗本身不要有太多討厭的事,

更好的做法是把舊的峰終定律當成起點。從而發展出一套新規則,一套新的峰終定律


新的峰終定律

由學者肯普領頭,幾位紐西蘭學者決定探討峰終定律是否也適用更長的體驗。針對111個受試者。他們大多在紐西蘭境內旅行,7位去澳洲,1位去英國。研究人員蒐集他們旅行期間的紀錄,比對結束後的訪談資料,結果頗具啟發,本次實驗數據裡清楚驗證。無論是旅行4天或2週,他們都從旅行得到同樣多的快樂。

實驗結果也支持另一個學界探討數年的概念:人的記憶沒有自認的那麼精確,

結果顯示,峰終定律對短期體驗適用,對長期體驗不甚適用。峰頂時刻對整體體驗的影響沒那麼大。另一個值得提出的發現:人在回想整個體驗時,不僅峰頂時刻和結尾重要,開頭同樣重要


新峰終定律的重點一:「驚嘆」與「新鮮」的峰頂

三大重點:開頭、峰頂和結尾。我們先從峰頂談起。你怎麼增加峰頂體驗的機會?嘗試新事物是快樂的關鍵。如前所述,多樣化是「快樂的佐料」。新事物有助於刺激快樂,促進正面感受,減少負面感覺,所創造的記憶是一種資產,新活動有助於避免卡在一成不變的舊事物。

新事物不只能避免負面效應,還有各種正面效果。新事物有助於建立「體驗履歷表」,擴展自我、身分與能耐,促進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帶來愉快感。刺激頭腦,增進創意,強化大腦連結,鍛鍊人類一項重要特質: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除了新活動以外,驚嘆也能帶來峰頂體驗。研究顯示,驚嘆能減少自我與狹隘,帶來近乎禪的超越性體驗:明白我們之外的世界還無比廣褒。


新峰終定律的重點二:之前與開頭

如何規畫開頭和結尾呢?最能帶來新奇與好奇的體驗階段是開頭,這時你最有機會放開心胸,懷抱好奇,發出驚嘆。開頭是任何體驗的關鍵階段。「之前」常遭忽略,但不該如此。「之前」帶來期待,這是體驗比物質更促進快樂的關鍵原因:因為期待是免錢的快樂。而開頭的重要在於,期待的幻想在此轉為現實的機會。代表你該替開頭設計一個感受夢想成真的時刻。


新峰終定律的重點三:品嘗結尾

現在來到最後部分:如何規畫結尾。我們從探索新城市、餐廳或一群人開始,摸熟之後,喜歡的就多來點,但也不總是如此,你從不停止探索,只是等愈來愈了解外頭世界和你自己時,就花愈少時間探索,花愈多時間利用。


開頭,多探索;結尾,多利用。回想你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又要如何把新啟示與新想法帶回舊世界─返家後不是回歸舊日,是以新想法化舊為新。


第七章 地位與重要性


根據一項富爭議的迷人研究,這實驗是由史丹佛和多倫多大學出身的醫師暨學者雷代邁耶提出。雷代邁耶和同仁沈恩檢視每一屆奧斯卡獎,比對3組人的壽命:得獎者、獲提名者及演員同儕。

他們先列出所有曾獲最佳男女主角或最佳男女配角提名的演員,那時總共有762位,接著他們找出同一部片裡性別相同的同世代演員。研究結果:只要你贏得奧斯卡獎,無論是最佳男女主角或最佳男女配角都行,你會多活4年。贏得一座以上小金人的人甚至活得更長,比獲提名者多活6年。


地位症候群的妙例

1970年代學者馬穆首次發表針對英國公務員的研究數據,之後將近30年埋首研究,對於地位如何影響壓力、健康、快樂和壽命,得出驚人的新觀點。英國公務員有固定的階級,需一步一步往上爬,每爬上一級,責任和薪水增加,因此英國公務員體系非常適合拿來研究階級與地位對健康的影響。

馬穆在論文和著作《地位症候群》(Status Syndrome)提到,人面臨所謂「健康的社會斜度」。你階級愈低,愈容易生病與早死;階級愈高,活得愈久。如果覺得這還不夠不公平,階級也對快樂大有影響。你社會階級愈高,也愈快樂。

馬穆列出取得成就的主要方式,或多或少依循傳統智慧,包括:權力、金錢和教育。健康的社會斜度其實跟教育程度最息息相關。他的研究顯示,博士往往比碩士活得久,碩士通常比學士活得久,學士通常比沒讀大學的人活得久,繼續升學的人比16歲離開校園的人活得久。

如果我們想知道取得地位的方法與益處,不妨先了解地位為何有益健康、壽命與快樂。劍橋大學經濟學家沈恩的概念最適合用來回答這問題。他說功成名就的三要素是:掌控、能力和社會參與。地位對這三點的助益顯而易見。高地位(連同教育、金錢與權力)讓你更能掌控所做的事,更能選擇所做的事,更多機會做新嘗試,也更有機會和同儕、他人與社群攜手。


五條提升地位之路

1. 教育、教育、教育

既然教育程度顯然重要,你該待在學校愈久愈好,學歷愈高愈好。但這不只是指正規教育。你學的技能不見得對成功大有助益,但都使你更有能力,更能掌控事物,也更好運──因為更知道如何善用機會。

2. 參與和掌控

你可以進行艱難挑戰,例如接下困難工作,從艱難中設法掌控局面,獲得掌控的體驗。如馬穆所說,最直接促進地位的社會參與是參加委員會,包括公司、行業、孩子學校或所住社區的委員會,四處看看,有得參加都行。能力是嘗試新活動,學新技能,朝這些目標努力,地位的益處手到擒來。

3. 擁有故事,展開旅程

地位的定義正在演變。首先,跟物質相比,體驗當然遠比以前更能帶來地位。任何體驗都有助益。有故事可說的體驗更形重要。此外,新型體驗也不賴,所以不妨稍微留意各種體驗的趨勢,挑些創新點子實現。

4. 運動與冒險

地位也愈來愈和身體健康劃上等號。你可以參加馬拉松或硬漢耐力賽,可以參加任何可稱冒險的活動,不只有故事可說,還能提升地位。

5. 關掉電視

「根據我們的數據,你地位愈高,一切也水漲船高,唯一下降的只有看電視的時數。電視是最後的選擇。你沒別的事好做,才會看電視。」如同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所寫:「熱門電視節目的內容與人物不斷重複,所以雖然看電視需動用到視覺影像處理,但很不需要記憶、思考和判斷。難怪數據顯示,人在看電視時最不專心,最不動腦,最感無能。」

地位可以空洞,甚至冰冷。這問題的解方,亦即把成功從空洞無意義轉為完滿有意義的解方,就是把概念從地位轉為重要性。

重要性是一種不只為了你的成功。你位於中心,但目標不只是成就自己,更是成就他人。重要性不只以自我為中心,也以他人為中心,密切關乎他人,把你和他人連結在一起。當地位不是由一己私利而是由公利推動,當地位不是利己還有利他,當地位不是關乎「我」而是「我們」──則地位不是使你與他人疏離,而是與他人相繫;不只能私下想,還能公開講。

這種成功不是贏取來擁有,而是贏取來施予;不只通往地位,還通往更上一層的升級版成功:重要性

研究證實,尋求重要性不只使地位別具意義,真切實在,激勵人心,而且是通往長久真心快樂的最可靠門徑。


結語

如果更多人不再以物質為尚,而是以體驗為尚,將有益於當代三大難題:環保、鬱悶,及不均。我們社會的一大基本層面也會改變。

既然研究顯示體驗比物質更使人快樂(原因包括促進人際與創造故事等),足見體驗能減少現代消費者資本主義系統下的焦慮、寂寞、壓力和憂鬱。研究也顯示,體驗主義傾向於利社會行為,為他人著想與付出,所以有望增進社群關係。


「STORIES清單」替「我們要做什麼?」等討論帶來輪廓,便於評分,從而提升效率。現在你不必討論得沒完沒了卻原地踏步,而是有一套判斷標準。

「STORIES清單」像是評分卡,分辨哪些體驗是空洞狗屁,哪些體驗則精采動人,讓下決定變得簡單,助你更常做出好選擇。

(本文為「老查讀家私房筆記」之刪節版,字數約為完整筆記內容之50%)

訂閱「老查讀家私房筆記」,每週除了可以收到「完整版讀家筆記」外,還會收到一份精華「讀家簡報」檔案 (本書的「讀家簡報」共58頁,如下縮圖)

本頁提供
成效數據

共 NT$ 金額

評分與評論

5.0 滿分五顆星

3 份評分

贊助方案

目前沒有贊助方案

Supr.One by Aotter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