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Flyprint 影片
上一篇我們聊了一下 adidas 的 3D 列印技術以後,有很多人也想知道 NIKE 的技術,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 NIKE 吧,說實話 NIKE 接觸 3D 列印還更早,早在 2013 年初的時候,NIKE 發佈了第一款以 3D 列印製造出來的運動鞋「 Vapor Laser Talon 」,這是一款為足球球員所設計的釘鞋,由 3D 列印一體成型的釘鞋鞋底 (使用3D打印技術製造的第一個足球防滑釘) ,大底重量只有約 28.3 公克,整雙鞋的重量約 156 克,據說能夠大大提升運動員的加速度,畢竟在足球場上,速度是致勝的關鍵之一.
而他運用的列印技術是 SLS 雷射燒結技術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也就是經過雷射光把材料熔融成型,合作的公司是 HP,沒錯就是你眼前的那一台筆電,驚訝嗎?其實 HP 發展 3D 列印技術也已經相當的久,以前就常常在徵人網站看到他們在尋找 3D 列印相關人才,不過 NIKE 直到 2016 年才正式專注在這項新技術上.
NIKE 過往的產品: Nike Zoom Superfly Flyknit、Nike Vapor HyperAgility Cleat、Nike Vapor Laser Talon,都是使用 3D 列印技術應用在中底的開發,而這一次不同於中底 3D 列印,NIKE 製造 Flyprint 鞋面,使用 FDM 3D 列印技術延伸出 SDM(稱為固體沉積建模),專注於鞋類行業的3D列印標準化.它通過使用 TPU 來印刷鞋面面料製造輕便的鞋子.
根據消息指出,NIKE 並這次不想透露鞋面列印的合作廠商,不過業內人士表示,Stratasys 是此類列印領域較成熟的參與者之一,所以很有可能是這一家.
下面的連結讓你參考,希望有助你更好的理解操作原理:
SLS
FDM
3D 列印使用的彈性材料有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TPU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兩大類,列印的優勢有以下:
- 客製化的顏色挑選,螢光色的材質是運動常見的搭配,也可以讓色彩相互融合,達到漸變混色的效果。
- 網格結構設計,有些部分也可以採用熔接的方式,拉扯時,彈性張力都相當不錯。
- 如是應用於鞋面列印,厚度不需要太厚,製造時間可以大大的縮短。
可能當時 NIKE 並沒有廣泛使用在比較一般的消費性鞋款 ( 2016 奧運短跑使用的 Nike Zoom Superfly Flyknit 釘鞋後停滯一陣子未開發新產品),所以後來不是太多人知道,直到 adidas 的慢跑鞋出現,大家才開始注意 3D 列印鞋,不過以 NIKE 的技術與研發能力要趕過 adidas 我想並不是太困難,2017 年 NIKE 發表一項計畫,希望公司收入可以達到兩倍的成長,因此針對三的部分進行改造,分別是創新加倍和產品上市速度加倍,與顧客的互動加倍,而 3D 列印則是可以支持前面兩項的核心技術.
同一年,NIKE 與「 史上最偉大跑者 」馬拉松運動員 Eliud Kipchoge 合作開發了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Eliud 穿著 3D 打印的鞋子參加 2017 年 9 月柏林馬拉松比賽,Eliud Kipchoge 雨中作戰,克服濕度較大的不利條件,最終奪冠.但這次的表現卻未能如 Eliud Kipchoge 期待的那樣,打破馬拉松世界紀錄.NIKE 設計師從與 Eliud Kipchoge 的溝通中瞭解到潮濕環境對表現有一定的影響,同時發現他的 「 戰靴 」 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跑鞋會吸收水分,由於水分無法蒸發,會導致跑鞋重量增加。而這點顯然是 Nike 設計師和 Eliud Kipchoge 都希望在今後的比賽中可以改善的。
但是 Eliud Kipchoge 用「 完美…無可挑剔 」 來形容這雙跑鞋,事實上也正是如此.Nike Zoom Vaporfly Elite 以及 Nike Zoom Vaporfly 4% 跑鞋橫掃 2017 世界各大馬拉松賽事,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勝者之鞋.所以,設計師們決定保留原有的鞋底工藝,專注於尋找鞋面改良的解決方案。設計師們著力對一款著重性能的 3D 列印鞋面技術重新研究,打造了Nike Flyprint科技,並向 Eliud Kipchoge做了展示。
Eliud Kipchoge 透過詳細的日誌來記錄訓練和測試結果,並且回饋給設計師如下:
- 3D 列印織物鞋面:很棒,但希望有更強的包裹性
- 前掌:建議增加較硬的材質來保護前掌
- 鞋底中部:完全不需要調整;抓地力很棒並提供足夠的緩衝
- 腳踝部位:很棒,完全不需要調整
- 鞋跟:非常舒適
- 備註:請讓我知道什麼時候能提供調整更新的版本,如果能及時拿到,我希望 4月份就能穿著這雙跑鞋。
設計師們在短短幾個小時就完成了對跑鞋的進一步調整.9 天後「 版本 E 」 樣品就送達至肯亞(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運輸上)。不久,Eliud Kipchoge 就對 「 版本 E 」 進行了測試,並直接確定將下一個「 版本 F 」 作為他倫敦馬拉松的戰靴。他告訴設計師們,他愛上了穿著這雙跑鞋跑步時空氣在雙腳之間流動的感覺.正因如此,無論是晴天或雨天,這雙跑鞋都會是他的選擇。
2018年春季,Kipchoge 再次穿著 Nike Flyprint 參加了柏林 2018 馬拉松比賽,創造了世界紀錄的時間,並成為最快的馬拉松運動員.此後,Kipchoge 再次使用 Flyprint 進行了INEOS 1:59 挑戰賽,以打破 「 挑戰2小時內跑完全程馬拉松 」.儘管最後沒有正式納入成績.
NOTE:由於未符合比賽標準,Kipchoge 創下的 INEOS 記錄不是官方,因此 1:59:40 的完成時間不被視為世界紀錄,但 Kipchoge 仍然是最快的選手,他在 2018 年柏林的紀錄刷新時間為 2:01:39
陪伴 Eliud Kipchoge 出戰倫敦馬拉松的戰靴,鞋面由多層不同色彩組成,漸變色的運用不僅象徵 Eliud Kipchoge 的頂尖速度,也刻畫出肯亞的訓練環境(塵土飛揚的跑道、草地和甲殼蟲的顏色).
Nike Flyprint 驗證了來自 Nike Sports Research Lab 的複雜數據的轉換,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將其轉化為原型。這樣的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證明 3D 列印可以提供的創新速度。而這種創新很難讓其他任何現有製造工藝相提並論。
3D 列印鞋面的好處
輕、透、強
3D 列印的織物擁有一性能可輕易實現了經紗和緯紗的相互聯結,能夠提供更好的張力;Flyprint 織物的這項優勢來自於材料的融合。
而2D 編織織物本身,交錯的紗線 (經線和緯線) 之間會相互摩擦力,而在 3D 列印織物中,由於織線相互融合,使其擁有更高的精密程度以及性能潛力。此外,Flyprint 織物更加輕量,且擁有更好的透氣性。
想了解鞋面材料相關知識可以到我們付費課程中學習,連結如下:
1.3 - 部件與材料介紹
可調、快速、多元
就設計速度而言,Flyprint 技術在此具有雙重優勢:在保持整體結構的同時,可局部調整材料的特定線條,快速反覆運算能夠明顯縮短產品測試和產品升級的週期。簡而言之,Flyprint 科技可以幫助 NIKE 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造最符合需求的設計,進一步讓運動員獲得更大幫助。
此外 Nike Flyprint 3D 列印織物還可以與其它多種材料無縫銜接,尤其是 Flyknit 紗線,這兩種材料的結合能夠達到貼合度和結構需求的良好平衡。
看到這裡,我想,未來我們都可以預知 3D 列印技術正在改變鞋業,adidas 專注於中底,NIKE 則致力改造鞋面,但導入這個技術真正的重點可能不是生產速度或客製化這兩個重要的進步.
而是設計過程被大大縮短並且直接與製造過程配合,這不僅有可能改變鞋類這個產業,也有可能改變任何被製造的各種產品。
產品設計師不再經歷漫長而昂貴的開模具或銑削過程,而是能夠開始直接掌控生產過程,通過使用者與設計師的反饋迴路,來實現產品發時的設計目的.
NIKE 已經在嘗試利用此技術來開發其他運動器材,例如網球拍、足球和高爾夫具,就讓我們繼續期待吧! 今天就講到這邊囉,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