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老查讀家私房筆記(免費精華試閱)

2020/06/05 03:42

Tags: 非會員也能看的免費試閱版

人生三問

在「如何建立成功的長青企業」這門課的最後一節,我會跟學生用這門課所教授的理論來探討他們的人生,我寫下這三個問題:

1. 如何使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2. 如何使我與配偶、兒女、朋友能維持圓滿的關係?

3. 如何使我能一生堅守原則,遠離牢獄之災?

我在課堂上傳授的理論除了可以解釋企業的問題,也可以用來審視人生的重要課題。好的理論應該適用於各種情況,可以解釋什麼現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並告訴你為什麼


快樂人生之鑰


我們如何運用理論找到人生的快樂?

好的理論可指引我們,讓我們做出抉擇──不僅可用於商業或管理,也可運用在人生。當然,我們必須盡可能從過去學習,參考學者的研究以及別人的經驗談,以了解我們將面對什麼樣的問題。然而,最根本的挑戰在於:邁向未來時,我們應該接受什麼樣的訊息和什麼樣的忠告?又該忽略什麼?


一、 發現生涯之樂


如何愛上工作?

對於工作,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同時也會面臨無可預期的機會或威脅。我們要考慮資源的分配,如時間、才能和精力等,才能決定採用什麼樣的策略。我們的策略就是去蕪存菁,找出更好的選擇,善用資源,使原來的計畫好上加好。思考:「我要如何從工作生涯找到快樂?」


建構可行的策略

先討論真正能激勵我們的因素是什麼,讓我們能充滿熱情地工作

如何一方面找尋自己所愛,另一方面又能面對無可預期的機會與挑戰。

要決定什麼時候該仔細計劃、什麼時候該隨機行事。最後一個要素則是執行。我們唯有投入寶貴的資源,策略才得以執行。光有好的意圖還不夠,如果你不花時間、金錢,投入你的心血,所有策略都只是空談。


1 如何讓你的熱情燃燒


工作是為了金錢還是理想?


很多經理人認為要員工專心做好一件事,就得以獎金做為誘因。就誘因理論而言,問題在於無法解釋一些明顯異常的例子。例如,在這個地球上,有些最努力工作的人是在非營利機構或慈善組織服務。這些工作人員是為了理想在工作。除了非營利組織,軍方也吸引不少人才,這些人願意為國服務,同樣也不是看在錢的份上。


除了誘因理論,我們還可研究一下所謂的「雙因素理論」(two-factor theory)或稱為動機理論。動機理論和誘因理論不同。雖然動機理論認為你可以一再地用錢達到目的,使人照你的話去做,但那是誘因的作用,不是動機。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是發自內心想要去做,這就是動機。動機當然不全是好的,也有壞的。


赫茲伯格在《哈佛商業評論》發表了一篇非常具創見的文章:赫茲伯格發現,一般人總認為工作滿意度是個巨大的連續體,就像光譜一樣,一端是非常快樂,另一端則是非常悲慘。其實不然,在我們心中,滿意和不滿意是可以分開、獨立的。例如,你對你的工作可能又愛又恨。 也就是說,在這個理論中,包含兩種完全不同的因素:一種是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另一種則是動機因素(motivation factor)。

工作中的某些因素如果出了問題,就會讓我們覺得不滿意。這就是所謂的保健因素。要是工作環境不健康,就會使人痛苦、不滿。你必須把不利於健康的因素揪出來,設法解決,才能減少對工作的不滿。


有趣的是,赫茲伯格認為薪水屬於保健因素,而非動機因素


即使不斷改善工作的保健因素,你也不會立刻變得熱愛這份工作,頂多只是不討厭而已。


發自內心感到滿足


什麼樣的因素才能讓我們熱愛工作?這就涉及赫茲伯格所說的動機因素。動機因素包括: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得到認可、責任和個人成長

動機是由內而生,出自你的內心和工作本身,有別於外來的鞭策或刺激。

工作的過程本身即充滿意義,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挑戰,使你在專業領域得以更上一層樓,或是擔負更大的責任。凡此種種就是激勵你的因素,使你熱愛自己做的事。


但很多人選擇工作時以保健因素做為首要條件,其中最重要的往往是薪水。

有了一份高薪、安穩的工作之後,房貸不成問題,家人也能過著優渥的生活。但他們當初的夢想呢?他們只能告訴自己:「再等一年吧……」或是「我不知道自己現在還能不能做別的事。」過不了多久,有些人不得不承認,他們已經開始厭惡自己的工作。


更糟的是,他們發現自己根本難以脫身。他們當初在選擇工作時,主要是依據保健因素,而非動機因素,現在發現自己就像落入陷阱


在動機因素和保健因素之間求取平衡


我們從事的工作也許和金錢不是那麼息息相關,但我們仍會發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也很喜歡這樣的工作,這正是赫茲伯格的理論說的。如果你有足夠的動機因素,而且能得到滿足,即使薪水並不豐厚,你還是會愛上你的工作。


如果你找到你愛的工作⋯⋯

古老的諺語說,如果你找到你愛的工作,你將沒有一天覺得自己在工作。真正熱愛工作的人,會認為他們做的事情非常有意義,這樣的人在工作崗位上具備很大的優勢。


動機因素就像指南針一樣可靠,可讓我們估算生涯的軌道,適用於各行各業,也沒有過時的問題。我們必須記住,如金錢、地位、薪水和工作的穩定性等保健因素只是樂在工作的副產品,而非快樂的源頭。


動機理論建議你用另一套問題來問自己:我目前做的工作有意義嗎?這個工作是否能給我成長的機會?我可以學到新東西嗎?我有機會得到認可、獲得成就嗎?我能擔負更多的責任嗎?這些才是真正能激勵你的因素。


2 計畫與變化


管理大師明茲伯格(Henry Mintzberg)所言,策略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源頭。第一個是預期的機會,這是你看得到、下定決心追逐的目標。


你把焦點放在這個可預期的機會,然後詳細擬定策略,此即審慎策略(deliberate strategy)。第二個源頭則是無可預期的機會,通常是在你照原定計畫和策略進行時冒出來的問題與機會。


無可預期的問題和機會出現之後,會讓人左右為難。原本公司的任務焦點與資金都在計劃好的策略上,這時該堅持原來的方案,加以修正,或者轉移目標?管理階層與員工也不免動搖,不知該如何是好。


最後試試無意間冒出來的機會,並設法解決問題。在這種情形下形成的策略,即為應急策略(emergent strategy)。


公司領導人一旦下定決心往新的方向前進,應急策略也就變成新的審慎策略。 但這還沒完。策略是個漫長的過程,還會不斷重複這樣的步驟,不停地演進。


如果目前的策略可行,你會專注在這個策略上,督促每一個人為這個目標奮鬥。然而,這樣的專注也可能讓你忽視重大的機會。


策略的修正或許是艱難的考驗,或者問題很多,但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從這個過程發展出贏家策略。


在審慎思考和臨時應變之間擺盪


不少學生和年輕朋友總認為生涯必須小心計劃,想好未來五年的每一步。聽到他們這麼說,我總是很吃驚。其實,不光是他們,一些很有成就的人,以及有遠大抱負的人,也都對自己施壓,要自己這麼做。


然而,要執行如此明確的計畫,只有在一定的情況之下才有可能。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生涯中,不管你是否察覺得到,我們總是一方面按照審慎的策略往前走,另一方面則必須應付無可預期的選擇。沒有一種策略本來就比較好或是比較差,你必須依自己決定的路徑來做選擇。了解策略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要素,而且必須視情況而定。


如果你目前的工作已經滿足保健因素與動機因素,那就可以依照審慎的計畫去做。然而,如果你還沒找到這樣的工作,還在摸索當中,你就得採取應急策略臨機應變。 換句話說,就像在進行人生實驗。你從每一次的經驗學到東西,然後調整自己的計畫,就這樣不斷地實驗、調整。


你必須證明什麼?


你可以利用一種工具來檢驗哪一種策略的收穫比較大。如果你希望你的策略可以成功,你就得說出「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提出這種思考過程的學者麥克米蘭(Ian MacMillan)和麥奎斯(Rita McGrath)稱之為「發現導向計畫」(discovery-driven planning)。簡單來說,就是「如果要行得通,你必須證明什麼?」


很多公司在追求新機會時很少想過這個問題,因而打從一開始就踏出錯誤的第一步。他們考慮是否投資在一個案子上,根據的是最初的預測,但他們從未確實、小心地驗證這樣的預測正確與否。


深究表象下的關鍵假設


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每一個失敗的案子,早在做預測和決定時,有一項或多項關鍵假設已經錯了,然而,直到這些計畫進入執行階段,公司才了解這是錯誤的決定。如果假設事前經過驗證,這樣的計畫就不容易失敗了。


在你接受一項工作之前

在你接受一項工作之前,請仔細想想:如果你想要達成你的希望,別人必須做什麼,或與你配合什麼?然後把你想到的列出來。接著問你自己:「如果要成功達成任務,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這些是你能夠控制的嗎?


每次你考慮換工作,也請你想想最重要的假設是什麼,如何證明你的假設無誤,請用務實的眼光來看待在你眼前展開的生涯之路。


如果你了解應急策略和審慎策略這兩種概念,你就知道人不可能清楚地看見自己的未來。別浪費時間去找尋透視未來的水晶球。再說,你可能會被未來的假象迷惑,對機會視而不見。隨時準備迎向機會的挑戰,必要的時候臨機應變,不斷地調整你的策略,直到你找到最適合你的工作。改變常讓人心生畏懼,保持現狀則比較容易,然而這卻是危險的想法。


3 策略的試金石


資源分配的弔詭


同一個人心中也常常會出現這樣的衝突:為了長遠所做的正確決定,短期看來卻不合理;一個策略能否成功,資源分配就是真正的考驗。在一家公司裡面,關於策略的一切,在進入資源分配階段之前都只是意圖。


當個人努力的方向與公司目標相反


有時,公司由於衡量組織成員成功的量尺設置錯誤,使得員工不由得往錯誤的方向去做,而與公司的長期目標背道而馳。一家公司如果優先考慮短期利益,不顧長期目標,也可能出現問題。


有時我們會發現問題的癥結就在個人身上。 如果個人和公司所考慮的優先順序不同,則可能帶來致命的打擊。

得到升遷。至於公司的未來,如五年、十年後的目標,則不是他們關心的。


時間框架設定錯誤的危險


個人誘因與公司長遠的目標衝突,在企業界很常見。要顧及個人與團體,締造雙贏的局面,實在不容易。


個人的資源分配問題


日常生活也牽涉到策略和投資。我們的人生資源包括時間、精力、才能、財富,我們把這些資源用在個人生活的幾個層面,例如與配偶或所愛的人維持和諧、美好的關係、教養優秀的兒女、追求生涯的成功、對教會或社區有所貢獻等。


除非你特別花心思管理、調配個人資源,否則你將照自己預設的條件來做分配,也就是你的本能思考。資源分配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你的大腦不斷地在過濾所有的選擇,決定優先順序。


有些人一心一意追求卓越,卻不知不覺把資源分配在短期可以看到成就的事情上。其實,人生是否如你所願,或是悔不當初,就看你如何分配自己的人生資源。


每一個人都希望事業成功,家庭圓滿。儘管你決定努力工作,好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卻在無意間疏於照顧你的另一半和孩子。在家庭生活投資時間和精力得到的回饋,當然不如職場上的成就那麼顯而易見。


不管是公司策略或是人生策略,都是好幾百個決定塑造出來的從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也可看出哪些事情對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你或許可以明白說出你的人生目的和策略,然而,如果你的資源分配和你的策略並不相符,說什麼都沒用。


PART 2 圓滿的人際關係


注意心中的聲音


你的人生有很多層面,工作只是一部分,另一部分包括家庭、朋友、信仰、健康等等。你時時刻刻都得做決定。有時,你甚至會遭受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每個人、每件事都需要你。


在你做資源分配時,你必須注意與心中的優先順序相符。你得確定你要的成功是什麼?對你來說,那是不是最重要的?


堅守原則


即使你知道自己心中真正的優先順序為何,你還是必須每天堅守原則。在家庭生活的投資雖然並不能得到立即回饋,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看出結果,然而家庭的影響是無比深遠的。你雖然能從工作得到成就感,但只有圓滿的家庭生活與人際關係能帶給你長久的快樂。


4 時鐘滴答響

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


投資人願意掏錢出來投資一家公司的主要目標有兩個,就是追求成長獲利能力。但這兩個目標都不是容易達成的。深研創新理論的塔夫茲大學教授畢德(Amar Bhide)在《新事業的起源與演化》(Origin and Evolution of New Business)一書論道,在所有最後能夠成功的公司當中,有93%因為最初策略行不通只好放棄。 成功的公司並非一開始就照著正確的策略進行才成功,而是在最初策略失敗之後,還有多餘的錢可以改變,嘗試其他做法。


好資金 vs. 壞資金


畢德提出一個簡明扼要的理論,也就是好資金和壞資金。在事業剛起步的階段,你或許還不知道公司策略是否能夠成功,你必須耐心等候公司成長,又急著看到獲利。如此一來,就可用最少的資金很快找到一個可行的策略,不至於花了很多錢才知道走錯了路。在這種情況下投入的資金就是好資金


如果投入資金之後,急於看到成長而非獲利,則是壞資金。


致命的投資陷阱


最常違反上述原則的人,很多是財力雄厚的投資人和成功的公司。他們在找尋投資新事業的時候,往往一開始就鑄下大錯而不自知。歐森(Matthew Olson)與范.貝佛(Derek van Bever)合著的《為什麼雪球滾不大》(Stall Points)一書中,以三點來解說投資的困境。


首先,由於一家公司最初計畫成功的可能性不高,投資人於是決定等到看到下一波成長的時候再說。儘管該公司需要更多的資金,投資人還是覺得今天就投入資金有點冒險,決定等到明天再說。


當明天已經到來,然而原來的計畫卻進入成熟期,停止成長。此時,成長和獲利的引擎不再強勁有力,錯失良機。


第三,投資人希望投資的對象是發展快速的大公司,為了使公司加速成長,股東就得挹注龐大的資金。問題是,坐擁太多的資金,這家公司在執行策略時,往往失之輕率,未能審慎地評估策略是否錯誤,最後只是加速衝向失敗的深淵


錯過,就無法重來


壞資金理論也適用於人生。我們把全副心力放在工作上,把工作當作生活的全部。我們希望家人或關係親密的人都能接受我們忙於工作的現實,體諒我們不能陪他們。我們也像上述投資人,沒能抓住投資未來的契機,失去人生的快樂。 雖然大多數人都希望與家人和朋友建立親密、良好的關係,卻常常為了工作,吝於在人際關係上投資


人生投資可否有先後次序?


不少很有潛力的年輕專業人士認為,人生投資可以按照自己規劃的先後次序進行。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專心在事業上衝刺。

這是常見的錯誤。等到你事業有成,想回歸家庭的時候,通常已經太晚了。在孩子身上投資必須很早,比你想像的時間點要來得早,你才能教他們如何面對人生的挑戰。


家人和朋友的關係也是。如果你老早就開始投資,你得到的收穫和滿足將遠超過你的想像。


我們從壞資金的理論可得知,要建立圓滿的家庭與人際關係無法拖延、等待。如果你不在這些關係下功夫,等到年華老去,你將在人生之路踽踽獨行,不知快樂為何物。


5 一杯奶昔的任務


當產品融入生活


蔬果汁V8如果採用類似汽水、果汁的行銷方式,在口味上沒有吸引人的優勢,但是如果探究其幫助消費者完成的「任務」:提供蔬果的營養素,但無需繁複的採購與調理。讓消費者了解V8可以幫他完成「補充蔬果」這項工作。當調整行銷溝通角度之後,銷售成長了4倍。


每一種成功的產品或服務之所以能大受歡迎,是因為這種東西幫我們完成了不得不做的工作。這就是購買背後的因果機制。如果一個人開發出一種有趣的產品,但沒能幫上消費者的忙,這種產品就難以成功,除非經過適應、調整,使這項產品能為消費者完成生活中某個重要的工作。


愛,不等於了解


我們常常認為自己知道另一半要什麼,而非花心思深入了解配偶的生活,他們必須完成哪些事。很多做先生或是做太太的大方無私地給另一半很多東西,但這只是他們一廂情願的想法,認為另一半應該想要那些東西。我們把自己的念頭投射在伴侶身上,以為自己了解伴侶需要什麼。我們的出發點都是良善的,然而還是做錯了。做先生的認為自己為了家庭無私地付出,同時也認為老婆未免過於自我中心,甚至沒注意到他的努力。但是如果我們做的並不是她最需要的,就可能面對挫折與困惑。


如果你把「必須完成的工作」當做一面透鏡來看待婚姻,你就會發覺最幸福、忠實的夫妻通常都能為對方設想,因此能夠適切地完成該做的事。


6 席瑟斯之船


案例:Dell與華碩


Dell在90年代採取破壞式創新的模式,推出破盤價的低階個人電腦,透過郵購或是網路銷售,因此可以壓低價格。以及其製造生產以模組化、按顧客需求組裝、接單後48小時內可出貨的方式。背後的推手,就是台灣的華碩。華碩提供簡單可靠的電路板給Dell,價格比Dell自己生產還低。

後來,華碩又跟Dell提議,把主機板也交給他們做。華碩的價格便宜,能夠幫Dell增加銷售利潤。同時,透過外包,就能夠減少製造部門的資產。這樣一來,Dell的淨資產報酬率就提升了,代表資金運用效能提高,更加吸引華爾街投資人青睞。後來,Dell不但把供應鏈的管理外包,連電腦設計本身也外包出去。整部電腦可以說都是華碩做的,Dell就只留下品牌名而已。

到了2005年,華碩決定以自己的品牌全面進攻美國市場。原本很強大的Dell,多年來顧著追求漂亮的報酬率把業務逐漸外包,因而喪失關鍵能力,在一般消費者使用的個人電腦這塊只能坐視市場拱手讓人。


了解你的能力


你必須了解組織有什麼樣的能力,以及哪些能力是未來命運所繫。簡而言之,一家公司的能力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資源、流程以及企業的優先順序。一家公司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端賴是否有這些能力。


能力是不斷變動而且長久累積下來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在草創時即可完全把能力發展出來。這三項因素中最顯而易見的就是資源。資源包括人員、設備、科技、產品設計、品牌、資訊、現金,以及與供應商、經銷商和顧客的關係。


資源只是驅動公司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員工把資源轉化為更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也就是為組織創造價值。員工互動、協調、溝通、做決定,凡此種種就是流程。透過流程,組織才得以解決更加複雜的問題。


流程包括產品的開發與製造、市場調查的方式、預算、員工發展、薪資與資源分配等。

第三個因素也許是最重要的,也就是一個組織的優先順序。我們可從上述三個因素看出一家公司如何做決策,了解該公司可能投資什麼,或不會投資什麼。每一個階層的員工在做決定時,都會依照優先順序來做。


經過一段時間,我們就可看出一家公司優先順序的設定,也就是公司能否賺錢的關鍵。


未來不可外包


我們每天都在評估別人的能力,只是你不一定意識到自己這麼做。把焦點對準自己和家人,你做得到嗎?你擁有什麼樣的能力?你的家人呢?你可藉此了解,哪些是你做得到的,哪些則超乎你的能力。


我們不能回到年輕的時候,好好發展自己欠缺的能力。但身為父母的我們,的確有機會幫助孩子。


孩子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決定一個孩子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第一個關鍵因素是資源,包括金錢和物質上的資源,有些是父母給他的,有些則是他自己獲得的,還有他的時間、精力、知識、才能、人際關係,以及他從過去學到的一切。


第二個關鍵因素則是流程。這裡所謂的流程,就是孩子運用資源創造出來的東西。包括他的思考、提問、如何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如何與他人合作等。比方說,他如果能用課堂上吸收的知識創造出新的產品(如像iPad那樣的平板電腦)或進行自己的科學實驗,這樣的能力就是流程。


除了資源和流程,最後一種能力就是孩子心中的優先順序。其實,他們的優先順序可能和大人差不多,如學業、運動、家庭生活、工作、信仰等。從孩子設定的優先順序可了解他將來會如何做決定。


發生在家庭內的希臘悲劇


在一個世代以前,家裡的事情大部分都得自己來。在那個年代,家裡有不少事情都是孩子可以幫忙的。過去五十年來,外包變得愈來愈便宜而且方便,很多事情都可委託專業人員代勞。很多父母並沒想那麼多,只是忙著把孩子的空閒時間塞滿各種活動和課程。其實,更重要的是,幫孩子發現自己真正喜歡做什麼,他們才有動機去發展自己的流程。


做父母的應該思索:孩子是否從這些學習的經驗學到重要的、深層的流程能力,如團隊合作、創業精神,也知道事前準備的好處?或者他們只是被動地配合?在我們強調提供資源給孩子時,也必須問自己下列問題:孩子是否學到一些技能,因而得以更進一步地發展?孩子是否知道如何更深一層去運用得到的知識?孩子會從自己的經驗學習嗎?


其實,你給孩子再多的資源,都無法給他們自信,讓他們不怕面對問題,而且有信心解決問題。然而,自信是來自克服困難的事情。我們讓孩子過著輕鬆、安逸的生活,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最後他們就無從發展流程的能力,也不知道如何設定人生的優先順序。


學習的時機


父母對孩子的教導過度外包,不只孩子將很難有機會發展流程的能力,更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孩子等到準備好要學習,學習的時機成熟,自然會學到東西,不是我們想教他們,他們就可以學會。


你或許還記得自己小時候從父母那裡學到的東西。你不知不覺學到了他們的價值觀。因此,在孩子準備好要學習時,我們必須在他們身邊。 其次,父母必須用行動展現我們希望孩子學到什麼樣的價值觀,藉以建立人生的優先順序。但我們只是忙著把孩子送去參加活動或上課,親子之間的互動反而變少了。結果,在孩子準備好要學習時,我們往往把他們託付給別人。


他們是誰的孩子?


希臘人曾留下一個難解之謎讓我們思考。這個謎題最早出自普魯塔克(Plutarch)的記載,也就是「席瑟斯之船」(Ship of Theseus)。雅典人為了紀念殺死怪獸米諾特的國王席瑟斯,把他的船保留下來,因以為名。多年來,這艘船一直停泊在雅典的港口,木頭朽毀之後則不斷修補、替換……最後,船體的每一塊木頭都是替換過的。問題是:如果這艘船的每一個部分都替換過,還是原來那艘席瑟斯之船嗎?


同樣地,如果你的孩子從別人那裡學到優先順序和價值觀……他們是誰的孩子?


你若發現你把教導孩子的責任交給別人──等於是外包──也就失去幫助孩子成長的機會,孩子將來如何變成一個令人尊敬、仰慕的人?


7 經驗學校


為什麼我們常看到,有些主管儘管帶著漂亮的履歷表風風光光到另一家公司上任,最後卻做得一塌糊塗,只好下台一鞠躬?顯然其中大有問題。


25%所用非人


幾年前,我曾在高級經理人培訓課程擔任講者。參加那次課程的企業主管來自各行各業,人數超過一千人。我請他們回答這個問題:「在你雇用或升遷的人當中,有多少比例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有多少比例表現尚可?有多少比例則是所用非人?」


我統計他們的答案,得到下列結果:那些企管主管認為自己用對人的比例約是33%,40%是尚可,而所用非人的比例為25%。


如何找到真正的人才?有經驗才算真材實料


南加大麥考爾教授(Morgan McCall)所著《展翅高飛:培養下一代領導者》(High Flyers: Develop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eaders)一書,麥考爾在書中解釋,為何許許多多經理人都曾犯了用人不當的錯誤。


剖析成功者出類拔萃的原因。他認為那些人才並非全部天生資質優異。即使他們資質普通,由於不斷地從經驗學習如何克服挫敗或巨大的壓力,能力就是這樣鍛鍊出來的。套用前一章的專有名詞,我們要找的是有「流程」能力的人。


因此,麥考爾認為所謂「天生英才」,或是不是有「真材實料」,並非遴選人才的關鍵。反之,能力是用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不斷淬鍊出來的。凡是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失敗的案子,或是接受新領域的考驗都是經驗學校的「課程」。一個領導人的能力如何,就看他是否修過這些課程。


送孩子到經驗學校


要鼓勵他們立下高遠的目標。即使沒能成功,你應該幫助他們學習重要的一課:儘管你有遠大的志向,有時也必須苦吞失敗的結果。鼓勵他們爬起來,再試一次。你還得讓孩子了解,如果沒失敗,也要反省自己設定的目標是不是太容易了。每一個人都知道如何慶賀成功,殊不知失敗也是可喜可賀的──因為你瞄準的是高遠的目標,失敗其實是你努力過的痕跡。


打破人人有獎的迷思


我們的社會文化要求父母盡量幫孩子培養自信,要孩子贏。很少要孩子去想自己是否能夠做得更好。我們的孩子只要上場打球,就會期待獲得獎牌、獎杯或禮物,只要參加就有獎賞。很多父母都忍不住要幫孩子,確保他們做什麼都能成功。然而這麼做對孩子真有好處嗎?孩子又能得到什麼?


比成績單更重要的事


為你的孩子創造學習經驗,並不保證他們可以學到東西。如果他們還是學不會,你就得想想為什麼這樣的經驗沒有學習效果。對父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絕不能放棄。請你一定要不斷地嘗試,幫助孩子,直到他們獲得應有的經驗,以面對人生的挑戰。孩子面對的挑戰,將幫助他們培養成功必備的能力。


一旦你想清楚,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可以倒著做:讓孩子從小就在經驗學校得到薰陶與磨練,學習必修課程,培養成功的技能。這就是你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8 一隻看不見的手


公司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但研究組織文化的頂尖學者、麻省理工學院夏恩教授(Edgar Schein)認為文化不單指辦公室的氣氛或行事方針。夏恩對組織文化的定義如下:


文化是為了共同目標一起工作的方式。公司員工總是照著這麼做,而且做得很好,因此不會想到用其他方式來做。如果公司文化已經形成,員工就會自動做好必須做的事。


但這樣的本能並不是在一夜之間形成的,而是不斷分享學習的結果,也就是員工一起合作解決問題,看要怎麼做才能成功。


形塑獨一無二的文化


問題或任務出現時,負責的人員一起討論,最後決定該怎麼做。如果有了成功的結果,下一次員工面臨類似問題時,就會做出同樣的決定,或用同樣的方式解決問題。萬一失敗了,員工再度面對同樣的問題,就不會輕易採取原來的做法。因此,員工碰到問題時,不只是解決就好了,還必須從解決的過程了解什麼是最重要的。換言之,他們是否了解公司的優先順序,是否知道如何執行,這就牽涉到流程的能力。每一個組織的文化都是流程與優先順序的組合,因此是獨一無二的。


只要他們按照既定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組織的文化就會逐漸成形,員工下次做決定的時候,就能依照這一套內部的規則和指導方針。如果他們以這樣的範例和優先順序來解決問題,每次都能成功,最後員工自然而然知道以後該怎麼做。形成這樣的文化,就能提高自我管理的效率。經理人不必時時監督員工,要他們遵守公司的規定,凡是應該做的,員工自然能夠做好。


不少公司都有強而有力的文化。管理不一定要主管深入每一個決定的細節,文化幾乎也可算是管理的一個要素,公司裡的大小決策都有文化的影子。


解決問題,定義文化


從夏恩對組織文化的解說來看,主管可以為組織創造文化,但他們自己也必須遵守同樣的規則。首先是問題的定義:不管任何公司,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到問題。接下來,主管必須要求一群員工一起研究如何解決問題。如果他們失敗了,就得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如果成功,經理人則必須要求同一個團隊的人以同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有了多次成功的經驗之後,員工自然而然知道該怎麼做。任何組織的文化都是經由一再地重複而形成。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就形成組織文化。


促使員工做出正確決定的是文化,不是經理人。一旦公司找到自己的文化,便會形諸於文,而且時時在公司宣揚。但是文化不是管理階級花時間和員工溝通、講述就可以形成的,文化必須建立在員工做的一連串決定之上。不少公司也發布聲明,對大眾宣告自己的文化,實際行事卻是另一回事。


說一套,還要做同一套


即使你沒有明白說出公司文化為何,文化還是會悄悄形成,因為文化是建立在組織的流程與優先順序之上。至於一家公司的文化是否健康,你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在必須做決定的時候,員工是不是依照公司所希望的來做決定?這麼做得到的結果是否和公司的優先順序一致?」如果員工做決定的時候無所適從,不知道公司的期望為何,就難以建立好的公司文化。


家庭文化的建立


父母也希望家裡有一定的優先順序,讓家庭成員得以解決問題,不管父母是不是能在孩子身邊指導或監督。如此一來,孩子就不必猜測父母可能會希望他們怎麼做,他們自然知道該怎麼做,畢竟他們已了解自己的家庭文化會希望他們怎麼做:「我們家的人就是這麼做。」


文化可能是刻意營造出來,或是在無意間形成的。如果你希望家人都能在家庭文化的影響下,依循一定的優先順序行事,這樣的優先順序則必須和文化相合。


每一個家庭也該依照自己的需要,挑選適合自己的文化。你所挑選出來的必然是你認為最重要的,然後再透過文化加強一些特質。


什麼樣的家庭文化就有什麼樣的活動,家庭成員也知道他們必須做到什麼。活動進行多次之後,家庭成員自然會了解該怎麼做。


審慎踏出每一步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定,即使自己不能在孩子旁邊監督,也能放心。最有成效的辦法就是建立好的家庭文化。文化就是家庭成員的行為指導方針。組織的文化是由一群人一起努力,不斷用同樣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形成。家庭文化也是:在你與家人第一次面對問題,或必須完成某件事情時,你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會漸漸變成家庭文化的一部分。


家庭文化不只是糾正不良的行為,還包括在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給予獎勵。文化就像一種自動導航裝置,讓孩子自然而然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因此我們千萬不可小覷文化的力量。


把握每一次親子互動的機會,因為每一次的互動都有助於家庭文化的建立。家庭文化一旦成形,就難以改變了。


PART 3遠離監獄


9 就這麼一次……

被過去綁架


依照財務分析和經濟學基本課程教授的原則,也就是在評估是否做另一種投資時,我們應該忽略沉沒成本(無法回收的各項支出)和固定成本(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範圍內,不因業務量增減變動而保持不變的成本,如店租、人事薪資費用、設備費用等),以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做為決策的依據(亦即新的支出和收入),來考慮是否進行某項投資。


但這種思考方式很危險。在這種思路下,一家公司可能偏好過去成功的模式,無法創造出未來成功所需的能力。 如果未來和過去如出一轍,這種做法當然沒有問題,然而,如果未來將不同於以往,墨守成規幾乎等於自尋死路

面對新的經營模式和新的市場,絕不可拘泥於這樣的思維:「我們如何保住原有的生意?」

反之,應該這麼想:「如果我們沒有用原來的業務為基礎,如何開拓新的市場?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給顧客最好的服務?」


全盤皆輸


如果你採用邊際思考,一路走下去,終點幾乎總是失敗。因為一個錯誤的決定,最終得付出全部的代價。


矛盾所在:為什麼擁有很多資金的大公司認為新計畫太昂貴,因而裹足不前?而那些剛起步、沒多少資金的小公司卻願意勇往直前?


關鍵就在於邊際成本和總成本的認知。每當大公司主管必須決定是否投資某項新事業,總會面臨兩個選項:一個是製造某種新產品的總成本,另一個則是利用既有人員或設備,如此一來則只牽涉到邊際成本和收益。幾乎所有主管都會不由得地傾向邊際思考。然而,以剛進入市場的新公司為例,他們並沒有這樣的選項,如果事業值得發展,他們就花成本去做了。對他們而言,總成本等於是邊際成本。

在競爭之下,這樣的理論會使大公司繼續採取原有的營業模式。然而,一旦他們失去競爭力,也就全盤皆輸。

一個又一個「下不為例」


第三個重要的人生課題:你這一生如何堅守原則,以遠離牢獄之災。我們常用邊際成本來思考是否做一件事,因此告訴自己:「就這麼一次,下不為例。」似乎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然而總成本往往非常可觀。我們在個人生活中,常常不知不覺運用邊際成本的思維。我們的腦袋響起一個聲音:「我知道原則是這樣,大多數人都不該破壞這樣的原則。但這次因為情況特殊,情有可原,就破例一次吧。」這麼說似乎沒錯,而且只有這次破例,應該沒什麼關係。但這種想法就像一個黑洞,會把你吸引進去,讓你看不到最後要付出的代價有多大。


衝入深淵,無法回頭


這就是邊際思考的危險。因為情況特殊,你認為就這麼一次破例,往後你還是會堅守原則。但就這麼一次,你已無法回頭。有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真的只是一次妥協,下不為例。如果是小小的選擇,我們都有好的理由。這些選擇往往不是攸關一生的重大決定。乍看之下,邊際成本幾乎都非常低。然而,一個又一個決定累積下來,你不由得走上一條不歸路,讓你變成另一個人。


這條不歸路的起點總是一個非常小的決定。你認為這個小決定關係到一件大事,你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原則。好了,等到你完成這件大事,你又覺得這件事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等你走到盡頭,你才會後悔再也無法回頭了。只要出現一次「下不為例」,總會再出現另一個「下不為例」。萬一我這次跨越界線,往後就會不斷地出界。


100%的堅持比98%容易


如果你從邊際成本的分析來做決定,就這麼一次破例,最後你還是會後悔。這就是我學到的一課:百分之百堅守原則,要比九十八%來得容易。如果你不越界,個人道德界線的力量將非常強大。要是你用好理由說服自己越界無妨,那你就成了一個沒有原則的人,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你只要妥協一次,暫時放下自己的原則,往往會面臨痛苦的後果。如果你意識到第一步就有問題,有違原則,那就不要猶豫,請立刻回頭


結語 你拿什麼衡量人生


目的的重要性


其實,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就在公司的優先順序中,影響經理人和員工的決策,在每一個特別的情況,認定何者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組織有明確、重要的目的,將可以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力。公司的目的就像燈塔,指引員工,讓他們全神貫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如果沒有目的,對企業主管而言,任何商業理論都是有限的。即使他們可以利用理論預測某一個重大決策的結果,因為沒有目的當作根據,主管還是不知道什麼是公司想要的最佳結果。


為了使本書的建議發揮最大的價值,你必須思考你的人生目的。


目的三部曲 對一家公司而言,目的的陳述包含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稱之為「畫像」。一家公司的領導人和員工希望自己的公司為何,投射出來的意象就像畫像一般。我之所以用「畫像」這個字眼,因為這不是員工在日後突然發現公司變成這樣子,而是經理人和員工共同的期待。


第二,如果一個目的有其效用,主管和員工都必須投入、努力,把公司變成先前描繪出來的樣子。目的不能只是紙上談兵。


目的的第三個部分,則是經理人和員工用來評估進步的量尺。有了這樣的量尺,公司上下才有一個評量的標準,讓大家往同一方向前進。


這三個部分──畫像、投入與量尺──就是構成公司目的的三要素。


了解目的三個構成要素,就是我知道定義目的最可靠的方式。最後,請記住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事件。


我想變成什麼樣的人?


勇於修改自我畫像 為了變成自己理想畫像中的人,每一個人的過程都不同。然而,不管如何,你應該要能回答這樣的問題:我真的想要變成那樣的人嗎?


如果你覺得,你為自己描繪的畫像不對,你不想成為那樣的人,你就應該修改那幅畫像。


找到正確的量尺


人生目的的第三個部分,就是要了解人生是用什麼樣的量尺來衡量。

我們必須把很多結果加起來,才能看清全貌。這雖然不是衡量事情最正確的方法,然而到目前為止最好的做法就是如此。

人生沒有目的,就像坐上一艘沒有槳的船,只能隨波逐流。


人生最重要的一課


希望你能因此決心堅守你設立的原則。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每一個人能找到最重要的人生量尺,衡量之後,都有不虛此生之感。


(本文為「老查讀家私房筆記」之刪節版,字數約為完整筆記內容之46%)

訂閱「老查讀家私房筆記」,每週除了可以收到「完整版讀家筆記」外,還會收到一份精華「讀家簡報」檔案 (本書的「讀家簡報」共64頁,如下縮圖)


本頁提供
成效數據

共 NT$ 金額

評分與評論

5.0 滿分五顆星

3 份評分

贊助方案

目前沒有贊助方案

Supr.One by Aotter Inc.